阅读记录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纳难民,每日粟三升,壮者钱二十,让他们去干活,产出的东西卖给南匈奴,换牛羊马匹来填补朝廷空缺。
     如此流转,朝廷便不用担心流民把国库吃穷了,反而能周转开,赈灾能一直运转下去。
     此外,此人还联想到去年司隶发的洪水,让三万难民去修渠,特别强调修渠不是单纯为了治水,而是为了灌溉良田万顷。
     最难得的是,他居然懂得管控粮价!
     知道粮价高了,虽然农民的收入会暴涨,但同样带来的是一场全国性的饥荒。
     这特么的又是谁?!
     治世居然这么有手段,如果放在前两年遇到此人,还考个屁的科举。
     刘辩直接会下诏让此人去当太仓令,跟着卢植学段时间,然后直接接手大司农。
     蒋琬感受到身后炽烈的目光,稍稍坐直了些,继续低头奋笔疾书。
     刘辩和之前一样,两步来到前面,盯着他打量一阵,然后突然恍悟。
     朕知道了!
     一定是他。
     “荆州刘巴!”
     刘辩非常自信自己的猜测,内心小窃喜。
     世人只知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,却不知还有后半句。
     子初孝直,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。
     孝直说的是法正。
     而子初,正是眼前的刘巴!
     此人精于筹算粮秣,在荆州时,一郡钱谷布帛皆能掐指而算,其人脾性孤傲,掌国库三年无分毫误差,恰似当年萧何镇关中。
     历史上刘备取益州后,刘巴建议铸直百钱,平诸物价,数月之间府库充实,国力飞速上涨,被诸葛亮赞为“运筹策于帷幄之中,吾不如子初远矣”。
     是刘巴的话,能写出上面的安民策,刘辩一点也不意外,反而觉得本该如此。
     “好,好好啊。”
     刘辩连连点头,又招手把戏志才招呼过来。
     “刘巴刘子初的卷子,朕也要亲自过目。”
     戏志才茫然了,怎么天子这么厉害,仅仅是转几圈,就能知道才子的姓名来历?
     他还瞅了一眼,明明人家的名字都是糊起来的。
     而且……刘巴,还有之前那个庞统,他怎么不记得殿试的人中有这两个名字。
     莫非是自己记错了?
     戏志才抬头小心翼翼的瞧天子,见刘辩眉飞色舞的高兴样,甚至好像还有点小骄傲……
     他默默把话咽了回去。
     天子这么做,一定有他的道理,肯定是自己记性不好。
     “臣遵旨。”
     考完了可得叮嘱大臣们好好找找,把刘巴、庞统的卷子找出来。
     殿两边的大臣们,见刘辩如此开心,也跟着高兴,看来殿试让天子很满意,他们也就放下心了。
     万一考的不行,生气他们举的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人,他们又要倒霉了。
     随着时间的推移,钟声在众多才子满头大汗的奋笔疾书下响起。
     戏志才听到声音的一瞬,立刻站直腰喊道:“时间到,所有人停止答卷。”
     唐瑁准时带着人进去殿中,刘辩回到了龙椅上,笑容满面的宣布道:“封卷。”
     寻到了一文一武两名贤臣,这场科举办的十分圆满。
    喜欢。
  

第546章 两名贤臣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