薛仁贵的飞骑军“恰好”巡边至此,对这些女匠嘘寒问暖,又是送水,又是送粮。
他还派了自己的心腹,伪装成商人,将一份详细的匠人名单和技艺图谱,偷偷地送往了东宫旧址。
掖庭宫,武媚娘的寝宫。
夜深人静,武媚娘却毫无睡意。
她坐在灯下,仔细地翻看着一本古旧的册子。
那是她从尚宫局的旧档里翻出来的,李承乾当年在东宫时亲笔批注的《农器改良札记》。
她对照着手中的铁穗犁图纸,一页一页地比对,眼神越来越亮。
终于,她发现了九处吻合的地方!
“果然如此!”武媚娘低声说道,语气中充满了兴奋。
她小心翼翼地将札记残页撕下来,藏在自己的绣鞋里。
然后,她起身走到门外,轻声唤道:“王公公,奴婢有事求见。”
王公公是掖庭宫的老人了,也是当年伺候过李承乾的老人。
他颤巍巍地打开门,看着眼前的武媚娘,眼神复杂。
“王公公,奴婢知道一些关于太子殿下的事情。”武媚娘开门见山地说道。
王公公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,他连忙摆手:“娘娘,慎言啊!这种事情,可不是能随便说的!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武媚娘微微一笑,凑到王公公耳边,轻声说道:“太子若归,我可为内应;若不归,我便做那第一个点火的人!”
王公公浑身一震,瞪大了眼睛看着武媚娘,颤声说道:“你……你可知这是抄家灭族的罪啊!”
武媚娘毫不在意地笑了笑,”
她转身离去,留下王公公一个人站在原地,瑟瑟发抖。
此时,李承乾正在朔州军帐中,神情肃穆地拆开最后一封密报,上面写着短短几个字:徐惠已获释。
朔州军帐内,李承乾捏着那张写着“徐惠已获释,奉命为太妃诵经”的密报,指节泛白。
这哪里是获释,分明是软禁!
李二这老家伙,敲打人的手段还真是炉火纯青。
紧接着的另一封密报,孙思邈苍劲的笔迹跃然纸上:“瘟疫将起,需太子旧方”。
李承乾眉头紧锁,这该死的瘟疫,真是会挑时候!
长孙无忌的密语则如同一道闪电,劈开了重重迷雾:“东宫地库,门未锁”。
八个字,字字千钧,直击李承乾的心脏。
东宫,那可是他曾经挥斥方遒的地方,那里埋藏着他无数的秘密和希望!
“呵呵,好一个‘门未锁,这是在引诱我回去啊!”李承乾嘴角勾起一抹冷笑,眼中燃烧着熊熊烈火。
他猛地起身,抓起一旁的玄铁重甲,铿锵一声披挂上身。
冰冷的铁甲仿佛瞬间点燃了他的血液,他感觉自己又变回了那个意气风发的太子殿下。
“传令各坊——明日正午,百炉同锻,铁穗铭文,加刻‘承乾监制四字!”李承乾的声音低沉而充满威严,在空旷的军帐内回荡。
帐外亲兵领命而去,脚步声渐渐远去,只留下李承乾一人。
他走到军帐门口,抬头望向长安的方向。
此刻,天边已经泛起鱼肚白,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到来。
“不是我回来了……”李承乾的声音低不可闻,只有他自己才能听到,“是他们……再也挡不住我回来了。”
他缓缓抬起右手,摸向腰间的佩剑,冰冷的触感让他更加清醒。
“殿下,一切都准备好了。”亲兵的声音在身后响起。
李承乾没有回头,只是淡淡地问道:“时辰到了吗?”
喜欢。
第175章 犁铭变诏书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