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第65章 虞陆张骆陆吾朱传(四)[2/2页]

白话三国志 诗韵拾梦人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     虞翻有十一个儿子,第四个儿子虞汜最有名,永安初年,从选曹郎升任散骑中常侍,后来担任监军使者,讨伐扶严时,生病去世。(《会稽典录》记载:虞汜,字世洪,出生在南海,十六岁时,父亲去世,回到家乡。孙綝废黜幼主,迎接琅邪王孙休继位。孙休还没到都城,孙綝想进入皇宫,图谋不轨,召集百官商议,百官都惊慌失色,只是顺从应答而已。虞汜回答说:“明公您作为国家的伊尹、周公,身处将相之位,掌握废立的大权,应该上安定宗庙,下造福百姓,大小官员都会欢欣鼓舞,认为又见到了伊尹、霍光那样的贤臣。现在迎接君王还没到,却想进入皇宫,这样一来,群臣会动摇不安,众人会心生疑惑,这不是长久保持忠孝、在后世扬名的做法啊。” 孙綝很不高兴,但最终还是立了孙休。孙休刚即位时,虞汜和贺邵、王蕃、薛莹都担任散骑中常侍。虞汜因讨伐扶严的功劳被任命为交州刺史、冠军将军、馀姚侯,不久后去世。)虞汜的弟弟虞忠,担任宜都太守。
    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     (《会稽典录》记载:虞忠,字世方,是虞翻的第五个儿子。他忠贞坚定有办事能力,善于识别人才,在吴郡人陆机还是孩童时就赏识他,在虞翻还没出名时就称赞上虞人魏迁,他们最终都成了有名的人士。他和同县出身孤寒的王岐交往,王岐仕途先达到宜都太守,后来虞忠接替了他的职位。晋国征讨吴国时,虞忠和夷道监陆晏、陆晏的弟弟中夏督陆景坚守城池不投降,城池被攻破后遇害。虞忠的儿子虞谭,字思奥。《晋阳秋》说虞谭清正有操守,外表看似柔弱,内心坚定正直有胆识才干。在晋朝做官,历任朝廷内外官职,最终担任卫将军,追赠侍中左光禄大夫,开府仪同三司。)
     虞耸,担任越骑校尉,多次升迁至廷尉,湘东、河间太守。(《会稽典录》记载:虞耸,字世龙,是虞翻的第六个儿子。他清心寡欲,进退都符合礼仪,在吴国历任清贵官职,进入晋朝后,担任河间相,河间王向来听说过虞耸的名声,对他十分敬重礼遇。虞耸提拔人才,注重从隐居未被发现的人中选取。当时王岐责难虞耸,认为高明的人所荐举的,必定是优秀杰出的人,虞耸写信给族子虞察说:“世上选取人才,从不招纳隐居在民间未成名的人,从众人中寻找贤才,所称赞的都是已经成功的人,所诋毁的都是已经失败的人,这就是我叹息的原因啊。” 虞耸痛恨世俗丧葬祭祀没有节制,弟弟虞昺去世后,他用少牢祭祀,只有酒和饭而已,当时家族亲属都遵照执行。)虞昺,担任廷尉尚书,济阴太守。(《会稽典录》记载:虞昺,字世文,是虞翻的第八个儿子。年轻时就有洒脱不羁的志向,在吴国担任黄门郎,因应对敏捷被赏识,破格任命为尚书侍中。晋军前来讨伐,朝廷派遣虞昺持节都督武昌以上各军事,虞昺先上交节杖、车盖和印绶,然后归顺晋朝。在济阴任职时,抑制豪强扶持弱小,很有威严。)
     陆绩,字公纪,是吴郡吴县人。他的父亲陆康,在汉朝末年担任庐江太守。(谢承《后汉书》记载:陆康,字季宁,年轻时就敦厚孝顺,注重品德修养,太守李肃举荐他为孝廉。后来李肃因事获罪被处死,陆康收敛他的尸体送回颍川安葬,为他服丧期满后,被推举为茂才,历任三个郡的太守,所到之处都治理得很好,后来被任命为庐江太守。)陆绩六岁那年,在九江拜见袁术。袁术拿出橘子招待,陆绩偷偷藏了三个在怀里,告辞离开时,橘子不小心掉在地上。袁术笑着问:“陆郎作客还藏橘子吗?” 陆绩跪下回答:“想带回家给母亲吃。” 袁术十分惊奇。孙策在吴郡时,张昭、张纮、秦松都是座上宾,他们一起讨论天下还没太平,必须用武力才能平定。当时陆绩年纪小,坐在末席,却远远地大声说:“从前管夷吾辅佐齐桓公,九次会合诸侯,匡正天下,都没动用战车军队。孔子说:‘远方的人不归服,就修养文德来使他们归顺。现在各位不致力于用道德安抚天下的方法,却只推崇武力,我虽然年幼无知,心里也觉得不安。” 张昭等人都对他另眼相看。
    喜欢。
  

第65章 虞陆张骆陆吾朱传(四)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