忙称赞他的优点,甚至说 “卓越出众冠绝群伦,光彩照人耀世夺目,世上没有人能比得上他”。这和大火正旺时,又添上油脂让它烧得更旺有什么区别呢!《文士传》记载:张温的三个妹妹都有节操品行,因为张温的事情,已经出嫁的都被记录在案剥夺婚姻。他的二妹先嫁给顾承,官府把她改许配给丁氏,结婚日期都定好了,她就喝下毒药自杀了。吴国朝廷嘉奖赞叹她的气节,乡里人画下她的画像,为她创作赞颂的诗文。)
骆统,字公绪,是会稽郡乌伤人。父亲骆俊,官至陈国相,被袁术杀害。(谢承《后汉书》记载:骆俊,字孝远,有文武才干,年轻时担任郡吏,被推举为孝廉,补任尚书郎,提拔为陈国相。正赶上袁术冒用帝王称号,兄弟之间怨恨争斗,天下大乱,各路贼寇同时起兵,陈国和相邻地区,邪恶之人到处分布,骆俊振奋武威,保卫疆土,贼寇不敢侵犯。他供养救济百姓,灾害不发生,年成获得丰收。后来袁术的军队饥饿困乏,向骆俊请求粮食。骆俊痛恨袁术,起初不答应。袁术发怒,秘密派人杀害了骆俊。)骆统的母亲改嫁,成为华歆的妾室,骆统当时八岁,就和亲戚门客返回会稽。他的母亲送他,他拜别上车,脸朝前方不回头,他的母亲在后面哭泣流泪。驾车的人说:“夫人还在那里呢。” 骆统说:“不想增加母亲的思念,所以不回头看。” 他侍奉嫡母非常恭敬谨慎。当时发生饥荒,乡里和远方的客人很多都贫困匮乏,骆统为他们减少自己的饮食。他的姐姐仁慈友爱有品行,守寡回家没有子女,看到骆统这样很为他难过,多次询问他原因。骆统说:“士大夫连糟糠都不够吃,我怎么忍心独自吃饱!” 姐姐说:“如果真是这样,为什么不告诉我,却这样自己折磨自己?” 就把自己私人的粮食交给骆统,又把这件事告诉母亲,母亲也认为他贤德,于是让他分发给别人,骆统因此名声显扬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孙权以将军身份兼任会稽太守时,骆统二十岁,试用担任乌程相,乌程百姓住户超过一万,都赞叹他治理有方施恩百姓。孙权嘉奖他,征召他为功曹,代理骑都尉,把堂兄孙辅的女儿嫁给她。骆统立志补正缺漏监察过失,只要是他看到听到的情况,过了晚上不会等到天亮就去汇报。他常常劝孙权尊重贤才接待士人,努力探求政事的得失,赏赐的时候,可以让每个人单独进见,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,多给予关怀,诱导劝谕让他们说话,观察他们的志趣,让他们都感恩戴德,心怀想要报答的心意。孙权采纳了他的建议。骆统出京担任建忠中郎将,统领三千名武射吏。等到凌统去世,又统领凌统的士兵。
当时赋税徭役繁重频繁,加上瘟疫流行,百姓住户减少,骆统上疏说:“臣听说统治国家的人,把占据疆土作为强大富裕,把掌握威福作为尊贵,把显耀德义作为光荣,把永久传承后代作为福运。然而财富需要百姓生产,强大依靠百姓力量,威严依仗百姓势力,福运由百姓繁殖,德行等待百姓兴旺,道义通过百姓推行,这六样都具备了,然后才能顺应天命接受福运,保全家族安定国家。《尚书》说:‘民众没有君主就不能相互安宁,君主没有民众就不能开辟四方。由此推论,百姓依靠君主获得安定,君主依靠百姓获得救济,这是不变的道理。现在强大的敌人没有消灭,天下没有安定,三军有无休无止的兵役,长江边境有无时无刻的防备,征收赋税征调劳役,由来已久累积多年,加上瘟疫死亡的灾祸,郡县荒芜空虚,田地荒废,听说所属的城池,百姓住户逐渐减少,又多是残弱老人,少有壮年男子,听到这些的时候,我的心就像被火烧一样。思考寻找原因,小民没有知识,既有安于本土重视迁移的本性,而且前后出去当兵的人,活着的时候困苦没有温饱,死了之后尸骨被丢弃不能返回,因此特别留恋本土害怕远行,把外出当兵和死亡同等看待。每次有征调派遣,瘦弱谨慎在家负担重的人先被输送出去。稍微有点财物的人,倾尽家产行贿,不顾耗尽家产。
喜欢。
第67章 虞陆张骆陆吾朱传(六)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