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第84章 贺全吕周锺离传(四)[2/2页]

白话三国志 诗韵拾梦人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,再累也不放下手头的事,再辛苦也不说疲倦。我还听说您上马时,不用人搀扶就能一跃而上,这种身手比廉颇还厉害,做什么事都这么干脆利落!《周易》里说,礼仪讲究恭敬,品德讲究充实,您怎么能把这些美德都集于一身呢!”
     等到陆逊去世,诸葛恪接替陆逊的职位,孙权把武昌的军队分成两部分,让吕岱统领右部,管辖范围从武昌一直到蒲圻。后来吕岱升任上大将军,孙权还任命他的儿子吕凯为副军校尉,在蒲圻监管军队。孙亮即位后,又任命吕岱为大司马。
     吕岱一生清廉正直、奉公守法,在每个职位上都有值得称道的政绩。他当初在交州任职时,连续好几年都没给家里寄过钱,妻子儿女在家中忍饥挨饿。孙权听说后,感叹不已,当着大臣们的面责备说:“吕岱远在万里之外,为国家辛勤做事,家里却如此困难,我竟然一直不知道。你们这些辅佐我的大臣,就像我的手足和耳目,你们的责任在哪里呢?” 于是下令给吕岱家增加赏赐,定期送去钱、米、布帛,从此成为常例。
    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     早年,吕岱很看重吴郡人徐原(字德渊),徐原为人慷慨大方,有才华有志向。吕岱知道他将来能有成就,特意送给他头巾和单衣,经常和他一起讨论天下大事,后来还向朝廷推荐提拔他,徐原最终官至侍御史。徐原性格忠诚正直,喜欢直言不讳,每当吕岱有做得不对的地方,徐原都会当面劝谏,有时还会在公开场合议论吕岱的过失。有人把这些事告诉吕岱,吕岱却感叹说:“这正是我看重德渊的原因啊!” 徐原去世后,吕岱哭得十分伤心,说:“德渊是我的良师益友,现在他不幸去世,我以后还能从谁那里听到自己的过错呢?” 当时的人都称赞吕岱善于识人,能包容不同意见。
     太平元年(公元 256 年),吕岱去世,享年九十六岁,他的儿子吕凯继承了爵位。吕岱临终前留下遗嘱,要求用普通的棺材安葬自己,穿戴粗布做的头巾和单衣,丧葬礼仪务必节俭,吕凯都一一遵照执行。
     再说说周鲂,他字子鱼,是吴郡阳羡县(今江苏宜兴附近)人。周鲂年轻时就热爱学习,后来被推举为孝廉,先后担任宁国县(今安徽宁国附近)县长、怀安县(今浙江衢州附近)县长。钱唐县(今浙江杭州)有个贼寇头目彭式,聚集了一批人作乱,孙权任命周鲂为钱唐侯相(相当于县令)。周鲂到任后,只用了一个月时间,就斩杀了彭式和他的党羽,因功升任丹杨西部都尉。
     黄武年间(公元 222229 年),鄱阳郡(今江西鄱阳附近)的贼寇头目彭绮发动叛乱,攻占了多个属县。孙权任命周鲂为鄱阳太守,让他和胡综一起率军征讨。两人齐心协力,最终活捉了彭绮,把他押送到武昌。周鲂因功被加封为昭义校尉。
     后来,孙权命令周鲂暗中寻找隐居在山中、且被北方魏国熟知的旧族首领,让这个人用诈降的方式引诱魏国大司马、扬州牧曹休。周鲂回复说:“那些民间首领都是些小人物,不值得信任,万一事情泄露,就没法引诱曹休了。恳请陛下允许我派亲信带着七封书信去诱骗曹休。”
     第一封信是这样写的:“我周鲂能在这乱世中侥幸成为东吴的百姓,却因为隔着大江,没办法向您(指曹休)表达敬意。我时常仰望北方的天空,这大概是天意安排吧。我能力微薄、名声地位低微,虽然心怀对您的敬仰,却没机会向您表明心意。俗话说‘狐死首丘,人都眷恋自己的故土,可我被东吴的制度束缚,没法亲自到您面前表达诚意。我常常独自抬头向西眺望(魏国在东吴西北方向),没有哪个夜晚不辗转反侧、叹息不止。现在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,我终于能向您陈述多年的心愿,要是没有神灵的帮助,怎么能有这样的机会呢!我翘首以盼,愿在万里之外托付自己的性命。我特意派亲信董岑、邵南等人,假装背叛东吴,把这封信交给您。当前的局势变化,我会在另外的文书中说明,恳请您能像日月照耀大地一样,看到远方百姓的心意,让我们这些愿意归顺您的人,能有个依靠。”
    喜欢。
  

第84章 贺全吕周锺离传(四)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