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群岛,地处沿海航线要冲,渔产丰富,商贸发达,更是一个重要的中转基地。
     蒸汽制冰机和制砖机的到来,立刻发挥了巨大效用。
     舟山制冰厂出的冰块,不仅满足了本地庞大的渔船队伍的需求,更因其地理位置优越,通过便捷的海运,涌入最近的贸易大港——宁波。
     接近零下20度的坚冰,裹上草席,运到宁波港后仍然冷气袭人。
     甚至杭州、台州,乃至南京,市场上也出现了这巨大的冰块。
     这些冰块卖得比海防与琉球贵上许多,可仍然远比窖藏冰划算——后者有价无市还限量供应。
     很快,在宁波府的鱼市、码头、乃至街市上,出现了一种新奇景象:来自舟山的运冰船每日准时抵达,卸下一块块硕大规整、冒着森森寒气的“工业冰”。
     宁波的鱼贩们欣喜若狂,以往,除了达官显贵的专供,谁会用冰保鲜鱼类肉类?
     现在的鱼贩子,可以用冰来保鲜自己的水产。被冰镇着的新鲜的海鱼,在市场上保持着惊人的鲜活度,让更多人享受。
     酒楼、饭庄、乃至富裕人家,也纷纷开始购买这种“舟山冰”用于制作冷饮、冰镇瓜果酒水、乃至保鲜食物。
     “舟山冰”因其品质稳定、供应充足,迅速走俏,风靡整个江南地区,甚至开始沿着运河和驿道,向绍兴等内陆州府扩散
     而舟山的制砖厂,则全力支撑着当地军事要塞的扩建与民用设施的建设。
     城防的加固、炮台的修筑、营房的扩建,无不依赖于那源源不断产出的优质青砖红砖。
     北方的济州岛,情况类似却又独具特色。
     岛上牧场广阔,畜牧业发达。制冰机的到来,最初是为了满足渔业需求,同时向山东、辽东以及李朝辐射,但很快,人们便发现了冰块在保存肉类、乳制品方面的巨大潜力。
     特别是乳制品,岛上的牧民与官兵,自己做了一批鲜奶与酸奶雪糕,味道一流。
     济州岛相对较大,制砖厂与水泥厂所产,不仅方便了日益增多的移民定居点,也源源不断被运送到对马岛,加固那里的城防要塞。
     易主的对马岛,如同一根鱼刺,狠狠扎在了倭国的喉咙里!
     帝国北方,那片冬季苦寒、森林密布的土地上——海参崴,蒸汽的力量则以另一种更加粗犷、更加磅礴的方式,展现着它对自然伟力的征服。
     海参崴周边原始森林密布,煤铁资源丰富,长期以来一直是朱祁镇所倚重的重要工业城市。
     蒸汽机的到来,一方面大大方便了煤铁资源的开发利用,砖厂大大加速建筑节奏,不过,制冰厂在这里稍微有些多余。
     因为这里一年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冰天雪地。
     尽管开发已经有些时日,但郊外农田周边,依旧是望不到边际的原始森林。
     参天的红松、挺拔的落叶松、坚硬的白桦与柞木,如同沉默的巨人,千百年来屹立于此。
     依靠斧锯人力的传统伐木,效率极其低下,砍倒一棵巨树需要数名壮汉耗费半天光阴,将其肢解、运输出去,更是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和时间。
     这还不算后面的进一步加工。
     而今天,一切都不同了。
    喜欢。
  

第200章 新起点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