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bsp;解状是县令亲自所写,对刘县丞极尽夸赞,连带着县里的衙役胥吏都对刘丞赞不绝口,百姓无不喜欢这位刘县丞,直说他是一心为民的好官。
一个小小县丞,如何能得到全县的夸赞?她还是第一次见如此特殊的存在。
她再看后面,瞬间解开了迷团……
刘县丞外祖家是江南富户,做的是卖酒的营生。江南王家被处置后,刘县丞外祖家收购了不少王家酒池,所收之数仅在许家之下,在当地州府是最大酒商。
而刘县丞本是家中独苗,更得外祖家喜爱,钱如流水般,送到了刘县丞的手上。
刘县丞为了让县里能交齐每年课税,鼓励百姓蓄养家禽家畜,利用外祖家的关系,派人来县里大批买走,硬生生把商路给打开了。
不仅如此,他还自掏腰包,每日买下十只家禽,请了厨子在县衙开灶。自他来此担任县丞起,全县衙上上下下都能每日吃上肉。
县令简直笑开了花,百姓卖出家禽家畜得了钱财,县里课税能如数上缴,还能每日酒肉不断,上下级关系融洽,简直是神仙日子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怪不得所有人都对他赞不绝口,这分明就是一尊活的财神爷!
宋灵淑看了不禁失笑,这种做法,古往今来也只此一遭。
普通人家里的财库,哪经得起这般折腾,也就江南富户才能财力雄厚,硬是养着这位有官身的独苗。
再联想刘县丞鼓励百姓腌制,以此来阻止私盐泛滥,他这哪是做官,这分明就是用着经商的办法治理全县。
她真心建议这位刘县丞弃官从商,做官于他,是没有任何前途可言的。
萧维膑见宋灵淑捂着嘴偷笑,伸手拿过解状观详。
迅速扫过一页后,气得甩回桌上,再次坚定下下的评级。
……
又过了一个时辰,铜锣声响起,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,迈着潇洒的步伐进了东厅。
宋灵淑只觉眼前一亮,前面几位全是三十好几,总算来了一位俊朗洒脱的青年前资官。
低头一看名册和解状,正是洛阳城内热议的,逐州青复县县令,岑之敏。
岑之敏出身江南道小县,祖上有几百年的道医传承,曾祖父曾是宫里的御医,到了他父亲一代,已经没落成县城医馆大夫。
岑之敏自幼喜好读书,在针灸一道却有些笨手笨脚,家人见他有读书天赋,便交由女儿传承祖上医术,让岑之敏放心去考功名。
岑之敏果然没让家人失望,一举考中进士榜二甲,因其出身平凡,也不懂与人结交,吏部初派官时,安排到了极偏僻的逐州,成了青复县的县令。
青复县几百里都是密布的山林,每到湿热夏季,整片山区便起瘴气。
前一位县令任满三年,身体就已经病得不轻,百般托关系,结交州府官员,才算得到举荐,调离了这个毒瘴之地。
岑之敏倒不觉难受,刚到第一年,便请来了精通医术的父亲与姐姐。针对青复县瘴气之毒,为青复县百姓开药治病。
光是治病是远远不够的,岑之敏深知,瘴气之毒与此地气候密不可分。然,气候乃天象而成,非人力所能改之。
岑家祖上深谙道医之术,对于根除瘴气,有一番独到见解。
岑之敏便依古书所述,大力开垦山林,在毒瘴丛生之地,清理掉多余杂木。繁杂草木减少,到雨雾时节,凝而不散的瘴气便变得浅薄。
随后,鼓励百姓在山林边缘,栽种了几种阳气浓郁的树木,此木本是药植,既能做到驱散毒瘴和毒虫,又能年年采收,卖出药植赚钱。
这便是岑之敏对青复县顽痼毒瘴,开具的‘内服‘外用之法。
喜欢。
第568章 岑之敏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