凑到两人中间说道:“没糖,有蜜啊,我在柴房角上,看到一窝马蜂。”
小果与叶成昌同时吓道:“去去去,没事练字去。”
叶斤也意识到说错了,摸摸头:“字早练完了,你们在这看着炉子不无聊么?
叶成昌看着炉子,认真的说道:“无聊也得看,这是我们事业的基础,是人类的一小步。”
叶斤听不懂,转身出门边走边说道:“哦,那你们继续看吧,我去看老元雕版,还能帮他搭把手,打打灯呢”。
雕版房内,叶斤正双手攥着个油灯底座,随着元?\的动作改变油灯摆放位置,不使元?\的手和刀的影子,挡住余下的雕版路线。
随着拳刀左右扭动,所有的线条即将刻画完成,元?\放下拳刀换成铲刀,开始一刀一刀的铲底,铅版比不过木版质软,需要用更大的力才能铲动,元?\的手攥的发白,额上细汗直流。
随着最后一铲收尾,第一版铅版粗略完成,元?\赶紧倒下铅屑,对比原图看看还有什么地方遗漏,发现大部分画面没有问题,只有一些细微处还要继续细琢。元?\为此默默的点点头,看来还是比较满意自己的新作品。
叶斤凑上前迫不及待的问道:“老元,怎么样?成了么?”
元?\欣慰的说道:“可以了,走,我们去刷上墨试试。”
元?\将雕版放上台面刷上烟墨,轻轻的铺上一张用过纸,用靶子来回压刷着印纸,印刷完成揭开纸,衬在灯光下认真仔细的看着每一处线条。
叶成昌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工房,突然问了一句:“老元,都能印了?”
元?\回头看了一眼,又继续看着图案:“东家,印是能印了,但好像铅版不上墨啊,有细线条断断续续的没有墨。”
叶成昌接过纸仔细看了看,又摸摸雕版发现了一些端倪:“这是因为铅版表面光滑,墨会在铅版上汇集成一个个的小墨珠,这需要用极细的砥石在表面磨一磨,这样应该就能上墨了。”
“唉对,东家等等。”元?\放下纸,转身回了自己房间。
回来时,手中拿着一个小布包,从布包里倒出一个麂皮小袋,倒出一点点粉末,用手在铅版上细细研。
众人都目不转睛的看着元?\的动作,只见他磨了没一会,就重新刷上墨又试印了一张,这次印出来的就令人非常满意了,线条清晰、浓淡分明,隐隐有宋版的舒朗之风,雕版确实不是活字可以比的。
元?\看完也是相当满意,止不住喜悦浮上心头,笑着将印样递给叶成昌:“东家你看着行不行?哈哈...”
叶成昌接过印样仔细的看着,有一会才抬头:“具体雕版我也不懂,不过看成品老元的活确实是不错,以后我送来的样图你可以自己改,有不合理的线条你改完再给我看,一切目的就是为了成品。”
“不过还是有一个要求,就是‘精细,以后我们印局的风格,就是要突出精细二字,那怕多花费时日,也要保证我们的风格,这样才能在南京众印局中脱颖而出。”
说完风格,叶成昌话锋一转就和元?\说:“还有,以后老元你啊,不要在晚上干活了,很伤眼睛。”
元?\很得意的说道:“没事的东家,眼睛伤不了,伤了还可以戴花镜。瞧,花镜我自己在磨呢,没几天就能用了。”
元?\从刚才的小布包里,又掏出个麂皮袋,里面装了一块“毛玻璃”,已经被磨成中间厚两边薄的形状。
叶成昌好奇的接过去,发现这块“花镜”表面除了毛糙外,应该是只差一步磨光,就算是成品了。本来以为是玻璃,但经过仔细的观察,还是发现了内部有细小的竖状条纹,这不是玻璃应该是块水晶。
叶成昌很好奇的问元?\:“老元,磨的不错啊,市面上有卖花镜的铺子么?”
元?\点点头说道:“有啊,北城就有一家,我去过,就是店里的花镜可贵了,我买不起,就想着自己照样子磨一块。”
...
外间三更梆子响起。
“老元,铅版是有毒的,不过不吃进嘴里没什么大事,以后饭前便前都要好好洗手,不能把铅吃进肚里。对了,玳瑁要么,那天给你弄一块来,给你做镜框。”
“吆,东家这稀罕玩意我可用不起,洗手的事我记下了,你早点歇息吧。”
第35章 院内工业基础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