闻言,张公子笑道:“何小娘子果真聪明伶俐,心思敏捷。”
元月笑笑不语。
刚刚来得路上,她已经将自己的猜测告诉了他们几个。虽无十成把握,但是还有四五成的。
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无。
卢景裕也道:“待会去那,见机行事吧!”
所以——
当那小道士要名帖时,元月果断拦下。
倘若这道姑便是华严老尼,那么知道是何溯和何洄定是避而不见的。至于公门中人,估计也会心怀谨慎的,必竟她所为都是不法勾当。
后堂内的小道士奉上茶来。
元月假装随意的同他闲聊起来:“你可知你们观主是何年进得此观?”
“开观之初便在此了。”小道士回。
“哦!那她何时能降妖除魔,修得仙法得呢?”
“一年之前。”
提及此事,小道士不无得意的炫耀道:“一次师尊坐在谷中涧旁修炼,忽得睛天打了个霹雳,正巧落在师尊的头上。
师尊当即昏死过去。醒来已是七七四十九天后,但至此便有了这通天的本领。”
说罢,小道士又挠挠头:“只是听师尊身边的师姐说,师尊自从成仙后性情也变了不少,比从前竟更为严厉了些。食量竟也比从前大,还特别喜食荦腥。
不是说修仙成功后,便不食不饥长生不老了吗?
倘若这样,岂不是要费好多米粮?本来就是因为家贫,为了省一口吃食才来这青云观学道修仙的。”
“可能因人而异吧!你家师尊每日降妖为民除害,消耗太多太大,所以要补充食物。而别人修得是逍遥仙,当然可以不吃不喝。”元月哄他道。
那小道士听罢,又挠挠头:“那如果不去降妖除魔,作神仙不也没了意义。”
众人听罢都笑了起来,心道:这小道士还是挺有侠义之心的。
“那你什么时候进观的呢?”元月继续同他攀谈着。
“四个多月前。”
“哦!我看见这观内有不少和你年龄相仿的小道人,也都是才进观不久吗?”元月循循善诱道。
“是啊!原来观里没什么人的,差不多都是近一年先后进得观。”
“哦!这又是为何?”
“师尊能降妖除魔,青云观现如今声名远扬,自然是来拜师学徒的。”
“那可有学成者?”元月刚刚问出这一句,那去请观主的小道士便已笑盈盈的折返了。
他的身后跟着的,正是昨日见到的那位道姑——青云观当家观主。
当真是未曾相见笑相闻:“呵呵!听说有贵客驾到,贫道有失远迎。”
话音刚落,她已走进厅堂内,狐疑的打量了他们几个一眼。
然后,眼光落在了卢景裕身上。
脸上却仍堆笑道:“请问哪一位是曹三郎君?”
张公子率先拱手迎上去道:“在下曲阿张祜,昨日仰仙姑之风采,且慕名多时,今日特来拜会?”
“哦!张祜?”那道姑撇眼打量了他一眼,“可是那写‘人生只合扬州死,禅智山光好墓田的那位张公子?”
“正是不才在下。”张公子拱拱手道。
“哦!先生大驾光临,真令敝观蓬荜生辉啊!”老道姑敷衍了一句后,转头又看向卢景裕,笑问道:“这位便是曹三郎君了吧?”
一听见她声音,便悄悄站在卢景裕身后的元月,此时扯了扯他的衣摆。
心领神会的卢景裕立即道:“正是。某在扬州听闻仙姑已修得仙法,特前来拜访,并请仙姑将那修仙之术赐教一二。某定当重谢!”
“哈哈!”老道姑笑得十分豪迈,把手一挥道,“好说好说。我见郎君颇有仙根,且心诚意坚,如果推脱则是我的不是。诸位且稍坐一会,容我去后堂取那黄老之术的秘藉就来。”
说罢,也不等他们答话,转身就走。
眼见着她的身影消失在门外,元月心中突起一个念头:不好,她要遁!
当即拨脚便要跟出去。
那传话的小道士奇道:“这位施主这是为何?师尊去去就来。”并伸手拦住了她。
元月待要分辩,却又无从说起。
卢景裕向她使了稍安勿燥的眼色。
元月悻悻退了回去。
心中越想越起疑,难道她认出自己了?
可是来得路上,张公子帮自己乔妆过了的呀!
再说,刚刚卢景裕挡在自己的身前,她似乎都没看到自己呢!
但——
元月心里仍有不好的预感。
众人按捺着又饮了一盏茶。
没等来老道婆,却等来一个小道姑,进门便招呼道:“今日来访的客人实在太多,师尊正在前面待客抽不出身来,特吩咐我来招待各位贵客。”
说罢,又笑盈盈的冲一旁的小道命令道:“清虚,去看看厨房里的饭菜准备的怎么样了?今日有贵客,让他们多做几个本观的招牌菜。我这就带人去饭堂。”
第107章 修仙是为了省口吃得[1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