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法主兄,玄感不请自到了,可是想通了?!”心中的喜悦仿佛沛然而出。“想通了!成则富贵可期,败则破家亡身。李密过于执着成败了!来……来,坐下说!
一边招呼着杨玄感坐下,李密伸手勾画几下,夯土城墙上便显出了一幅简易的地图。刘嵩心下好奇,凑近了几步,迎头看见杨玄感不悦的眼神,急忙缩了回去。李密见状,苦笑着摇了摇头,示意刘嵩近前来卫护,一边对着杨玄感说道:
“楚公何必如此坚持,魏武尚有唯才是举的胸襟气魄,岂有拒人千里的杨尚书?”见杨玄感愤然作色,李密连忙挥手止住,“我等做的是夷族大事,想来楚公在幕府中也早有计议,李密不过抛砖引玉而已,刘嵩乃我亲兵,听听自也无妨。”
一席话,立时将杨玄感说得默然无言,李密也不欲继续纠缠,正容问道:“今日征募民壮得兵近万,不知楚公如何打算?”
“只待兄长教诲!”杨玄感一听李密将要为自己谋划大事,哪里还记得刘嵩这点事。
“愚有三计,惟公所择。今天子出征,远在辽外,地去幽州,悬隔千里。南有巨海之限,北有胡戎之患,中间一道,理极艰危。今公拥兵,出其不意,长驱入蓟,直扼其喉。前有高丽,退无归路,不过旬月,赍粮必尽。举麾一召,其众自降,不战而擒,此计之上也。又关中四塞,天府之国,有卫文升,不足为意。今宜率众,经城勿攻,轻赍鼓行,务早西入。天子虽还,失其襟带,据险临之,故当必克,万全之势,此计之中也。若随近逐便,先向东都,唐?告之,理当固守。引兵攻战,必延岁月,胜负殊未可知,此计之下也。”
李密一席话说完,地图也清晰地划出三条道路,便不再说话,长身而起,自顾自地观赏黄河夜景。杨玄感却是默然良久,只是目不转睛地盯着地图。
侍立一旁的刘嵩闻言,心中如澎湃怒海,脸上更按捺不住激动,憋得通红。他心中暗道,这就是历史,这就是历史啊!我现在就在李密的身边,聆听他的起义三策!正自心驰神往间,刘嵩发现李密正对着自己展颜微笑,知道他是在提醒自己,了然之间更多了几分感激。
对于这三策,后世的评价本就不一,有人说杨玄感鼠目寸光,若是听了李密的上策,帅军直扑涿郡(今北京),掠取征辽隋军军资,再以重兵封锁至辽东的关卡,则隋炀帝的百万大军只能困死在辽东,天下自然可以传檄而定。纵然是采纳中策,以杨玄感父亲杨素的声望和影响,偷偷进入关中、占领长安,也可振臂一呼,令关中倒戈,最终也不失和隋炀帝对峙的局面。
第十八章 先声仗鬼神(3)[2/2页]